來源: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:楊柳晗
出口下降導致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的看空情緒不斷增強,此外,整個油脂市場也逐漸呈現出偏空氛圍。
馬來西亞船運機構SGS近日數據顯示,2月份馬來西亞共出口了130萬噸棕櫚油,較上月同期下降8.8%;另一家船運機構ITS發布數據稱,馬來西亞2月棕櫚油出口量為133萬噸,較上月同期下降9.1%。
路透社在本周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2013年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預計平均下滑18.2%,至每噸2420林吉特,主要是受高企的庫存打壓。
馬來西亞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,印尼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,但是印尼并未公布棕櫚油庫存的官方數據。在高庫存的背景下,今年1月和2月,為降低庫存馬來西亞將棕櫚油出口關稅降低為零。但是在印尼上調棕櫚油2月份出口關稅之后,馬來西亞政府此前也表示,將把3月份毛棕櫚油出口關稅定為4.5%,結束今年1月和2月的零出口關稅政策。
根據馬來西亞政府2月中旬發布的通知,由于此前計稅價格由2110林吉特/噸上升至2306林吉特/噸,高于2250林吉特/噸的關稅起征點,因此決定將3月毛棕櫚油出口關稅定為4.5%,3月份將無政策紅利支撐棕櫚價格。
分析認為,馬來西亞結束了前兩個月的免稅出口政策,3月份毛棕油的出口關稅設定在4.5%,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貿易商的出口熱情,有可能導致3月份棕櫚油出口數據繼續下滑。此外,在主要消費國方面,印度近期也表示將上調食用油進口關稅,旨在保護國內油脂產業,對馬來西亞的出口是一大打壓。
雖然今年前兩個月的庫存與去年的高峰時期相比,已經有所下降,但庫存下降主要還是來自于產量下降而非出口回升。馬來西亞1月份毛棕油產量為160萬噸,較2012年12月下降10%,但仍高于過去五年的同期均值128萬噸,雖然2月份產量下滑明顯,但出口下滑也非常明顯。由于產能過剩,去年6月開始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大幅增加,去年12月達到263噸的紀錄高位,今年1月份雖然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下降了5萬噸至258萬噸,較去年同期仍增加約28%。
印尼棕油生產周期基本與馬來西亞同步,全球棕油供給增加將給后市帶來壓力。瑞達期貨(博客,微博)分析指出,3月~11月,棕櫚油則迎來產量增長周期,一旦出口不旺、宏觀經濟面偏弱,棕櫚油價格則會表現相對較弱。
利空消息繼續影響內盤市場,昨日大商所棕櫚油期貨走勢震蕩,主力1309合約收6612元/噸,跌14元,在前期連續大跌的基礎上并未出現反彈跡象,因南美大豆豐產預期及棕櫚油去庫存不力,預計油脂弱勢一時難改,昨日三個油脂均伴有較大幅度減倉,棕櫚油現貨也出現下跌。
國內港口庫存也值得擔憂。國家糧油信息中心2月19日監測顯示,國內主要港口棕櫚油庫存109萬噸左右,而3月6日,這一數據已經增加到了143萬噸。
銀河期貨分析認為,馬棕油庫存料將在5~6月觸及谷底,短期有望支撐市場,但即便如此馬棕油供給仍然充足,因此提振空間不宜過分看待。截至3月4日,我國豆油商業庫存為102.49萬噸,較上周增加3.24%,棕油庫存為143.06萬噸,較上周增加1.78%。整體上,油脂供給壓力不減,或將導致價格一旦上漲就會面臨市場拋壓。
目前國內外油脂市場基本面較為偏空,國家糧油信息中心表示,南美大豆豐產幾成定局,隨著南美港口擁堵問題緩解、出口能力恢復,對油脂市場的壓力將逐漸顯現;國內方面,節后油脂需求處于淡季,而隨著開機率提高供應將進一步增加。此外,國內棕油持續處于歷史高位,國家臨儲菜油開始投放市場,也將對國內油脂現貨市場構成較大壓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