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國證券報 作者:鮑紅波
最近一周油脂市場出現技術性反彈,馬盤棕櫚油數據利多刺激棕櫚油大幅回升,但我國大豆到港壓力巨大、油脂庫存居高不下、油脂現貨消費低迷,預計油脂價格反彈幅度受限,油脂市場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去庫存化過程。
首先,大豆新季產量和庫存大幅增加。當前美豆種植率為2%,大幅低于5年均值12%,這也是前期美豆相對抗跌的原因,但近期美豆天氣改善,大豆、玉米種植進度加快,預期后期美豆炒作天氣的力度不大。在美豆單產和庫存都大幅增加的預期下,美豆供應偏緊的格局將改變,對美豆價格形成壓制。
其次,南美大豆進入集中供應期。二季度是南美大豆的集中上市供應期,全球大豆供應偏緊局面進入供應寬裕格局,奠定豆類油脂市場的弱勢格局。南美大豆豐產25%,較上年度增加供應量接近3000萬噸,其中巴西大豆2012/2013年產量8350萬噸,阿根廷大豆2012/2013年產量為5100萬噸,隨著南美大豆陸續收獲上市,豆類油脂市場弱勢格局難改。
6、7月份南美大豆的集中到港將緩解我國現貨庫存緊張局面,5月份中國進口大豆到港量為567萬噸,預計6、7月份我國大豆到港量將大幅提升, 6月份大豆到港預計為690萬噸,7月份預計達到700萬噸,巨大到港量將使國內豆類油脂市場面臨巨大供應壓力。
再次,馬來西亞棕櫚油月度庫存持續下跌,顯示馬來西亞庫存壓力減少,使馬盤棕櫚油強于國內棕櫚油走勢,但不能改變整個豆類油脂市場的供需格局。當前我國棕櫚油進口成本在6300元/噸,而國內現貨價格維持5500-5600元/噸附近震蕩,棕櫚油維持外強內弱走勢,也推動近期國內棕櫚油期貨走勢強于豆油走勢。
最后,國內油脂庫存依然處于歷史高位。二季度我國大豆的到港壓力巨大,國內豆粕、豆油面臨較大的供應沖擊壓力。我國豆油國儲庫存有200多萬噸,商業庫存100多萬噸,預計隨著大豆到港量的增加,豆油的庫存將大幅上升,二季度油脂處于消費淡季,豆油庫存壓力難以緩解。
我國棕櫚油港口庫存維持在140多萬噸的高位,我國年消耗棕櫚油600萬噸左右,月均消費50萬噸,140多萬噸的庫存需要消化接近3個月,使國內現貨價格和近月期貨價格極度低迷,套保壓力也導致遠期期貨價格承壓較大。
國內菜油現貨市場呈現有價無市狀態,目前菜油主要都在國儲倉庫中,而菜油與豆油的現貨價差達到2000多元/噸,與棕櫚油的現貨價差達到4000元/噸,菜油的消費受到較大的替代影響,但因為國儲托市的原因,菜油有價無市,成交非常清淡,市場等待國儲政策,目前菜油市場價格普遍維持在10200元/噸以上。
|